首页 > 黑龙江 > 哈尔滨 > 阿城人物

舒群


[公元1913年-1989年]

舒群,满族。龙江阿城人。中共党员。大学毕业。1932年参加第三国际工作,1935年参加上海左联,后历任延安鲁艺文学系主任,东北大学副校长。东北电影制片厂厂长,东北文联副主席,中国文联副秘书长,中国作家协会秘书长,一度在鞍钢、本钢任职,中国作家协会顾问,《中国》杂志主编。全国第五、六、七届政协委员。1935年开始发表作品。主要作品有:《没有祖国的孩子》(短篇小说集)、《老兵》(中篇小说)、《秘密的故事》(中篇小说)、《崔毅》(短篇小说集)、《我的女教师》(短篇小说集)、《这一代人》(长篇小说)、《舒群文集(1—4)》、《舒群小说选》、《毛泽东故事》(短篇小说集)等。

舒群(1913.9.20—1989.8.2), 又名李书堂,龙江哈尔滨人。1932年参加革命工作,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35年到上海,开始发表作品,并加入“左联”。早期较著名的小说《没有祖国的孩子》发表于1936年5月《文学》6卷5号。他描写一个失去家园的朝鲜少年在中国东北地区遭日本侵略者-压迫并起来反抗的故事。

抗日战争爆发后,抵达陕北,在八路军总部任随军记者。1940年起,先后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教员、系主任,《解放日报》四版主编,东北文工团团长。胜利后担任过东北局委副主任,东北大学副校长,并筹办东北电影制片厂。任厂长,东北文联副主席。后来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秘书长,文工团团长,一度在鞍山钢铁公司做党的工作。

舒群写过两部长篇小说:《第三战役》和《这一代人》。因为50年代后期受到错误处理,作品随着作家遭逢厄运。前者“文革”中原稿被抄,不见下落,未能出版。后者1962年出版过,印数很少。直到1982年《舒群文集》时才再版问世。这部长篇小说真实地描绘了50年代初期经济建设的图景,生气勃勃的气氛跃然纸上,性格鲜明,语言练达,是一部优秀作品。

“文革”结束后,创作有新的成就,获奖短篇小说《少年Chen女》在平淡的白描中揭示现实,具有独特风格。尤其是连续发表的《毛泽东故事》,更见艺术功底,思想的深度和艺术的独创性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这些故事远在30年前就开始动笔,经过长期酝酿琢磨,再三修改锤炼才得以完成。这是他具有最高水平的精品。

多年来他不断研究中国古代话本,搜集了丰富的资料,虽然尚未出版研究成果,但他的创作从传统作品中吸取了丰富营养是十分明显的。

人物经历

舒群(1913年—1989年)出生于黑龙江阿城(现哈尔滨市阿城区)一个贫苦的工人家庭。原名李书堂,曾用过李春阳、李旭东、李村哲的名字。“黑人”是从1933年发表文学诗文后用的笔名。“舒群”是从1936年5月在《文学》杂志发表《没有祖国的孩子》第一篇小说后,一直沿用终生的笔名。

舒群7岁那年,入阿城西营小学读书,后随家迁到一面坡,又入珠河(现尚志市)县立二小就读。但由于家境贫寒,小学总共念了三年半。十五岁时,他报考了哈尔滨一中,500多名考生参考,只录取80名,他考了第八名,被编入俄语班。遗憾的是,因缴不起伙食费,他只读了2个月就被取消了学籍。一位俄国老师从中斡旋,他才得以重返学堂。可好景不长,他第二年即被东三省特区教育厅的督学查出,又被赶出了学校。1929年,经同学协助,他又重新回到哈尔滨一中读完了初三。毕业时,东北商船学校招生,是免学费的,可需要具备高中一年的学历。喜欢他的两位老师不但热心给他突击补课,还帮他弄到了一张高中一年的肄业证明。他最终被录取了。东北商船学校是军阀张作霖统治东三省时期,于1927年夏创办的。舒群为第二批学生,被编入驾驶丙班学习。当时,学校教职人员只有20多人。冯仲云从北京来到这里任过教,发展了一批中共地下党员,建立了中共哈尔滨江北区委。舒群在校结识的上届同学傅天飞,就是冯仲云当时发展的地下党员之一。舒群在商船学校只读了半年就退学了,后来在航务局做了一段时间的俄语翻译。

九一八”事变后,舒群一家从一面坡迁到哈尔滨道外十六道街居住。年迈的父亲在街头摆烟摊,还是难以维持生活,家人几为乞丐。其时,自发的抗日运动风起云涌。舒群自动辞掉月薪60元的翻译工作,参加了曾担任哈尔滨一中军事教官车凌云组织的抗日义勇军。当这支队伍从哈尔滨撤到一面坡时,舒群动员他的二姐夫刘文烈参加了义勇军。舒群在枪林弹雨中日渐成熟,更加深信傅天飞的那句话:“抗日武装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胜利”!他下定决心回哈尔滨找党!找傅天飞!

1932年初,舒群已在哈尔滨数月,仍未找到傅天飞。他哪里知道,傅天飞此时正跟随杨靖宇在磐石筹建抗联队伍。一天,舒群终于找到了一位同乡同学———中共地下党员陈士卿。3月末,经他介绍,舒群参加了第三国际中国组织。组织派他做基层工作,出任洮南情报站站长,以《哈尔滨五日画报》分销处的名义为掩护,从事情报的搜集和传递。同年8月,19岁的舒群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

其间,舒群用笔名“黑人”在《国际协报》《哈尔滨商报》《大同报》的副刊上,发表了许多具有爱国进步思想内容的诗歌和散文,还参加了“星星剧团”的演出。同时他和罗烽、塞克、金剑啸萧军萧红白朗等建立了深厚的友谊。萧红在哈尔滨即将临产,举目无亲之时,是舒群第一个前去解救她。在萧军、萧红处女作短篇小说《跋涉》集出版经费困难之际,是舒群拿出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50块哈大洋,帮助他们凑够了印刷费。

1934年初,满洲省地下党组织遭受严重的破坏,舒群与组织失去了联系,-离开哈尔滨,奔赴青岛。

1934年秋季,青岛地下党组织由于叛徒告密,遭到严重破坏。在国民党蓝衣社的一次大搜捕中,舒群和革命党人倪家兄妹均未能幸免。由于敌人未掌握他的真实身份和在哈尔滨的活动情况,几个月后他被释放了。他在狱中写下了中篇小说《没有祖国的孩子》。获释后,他几经周折来到上海。1937年,党组织将上海革命文化人组成两队撤退。舒群开始随一队前往重庆,后因工作需要,改与二队周扬艾思奇等人前往延安。路经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时,又受林伯渠委派,赴山西前线,在八路军司令部给朱德总司令担任秘书。他还以总部随军记者的身份,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战役,同周立波美国女作家史沫特莱一起进行战地采访。他撰写的《写在太线上》《记史沫特莱》《记贺子珍》等16篇作品陆续发表,并于1938年6月由上海出版了战地丛书第六册《西线随征记》一书。1938年2月,任弼时同志派他去武汉,与丁玲共同创办《战地》文艺刊物。1938年七八月间,当舒群从武汉撤至桂林时,他受桂林八路军办事处负责人李克农的派遣,为驻七星岩的朝鲜义勇队做联络工作,并帮助他们演出了金昌满编写的话剧《朝鲜的女儿》。直到1940年,党组织才正式派舒群回到革命圣地延安。1941年至1943年,他受凯丰同志的委派担任《解放日报》4版文艺副刊主编。在此期间,他与我党我军的主要领导同志有着广泛接触。他曾参与协助毛泽东同志筹备了延安 。1943年春,舒群参加了著名的南泥湾开荒大生产运动。这一时期,舒群与毛泽东等老一代革命家多次接触,得以当面聆听教诲,为他事后完成《毛泽东故事》积累了第一手资料。

1945年“八一五”抗战胜利后,党为了开辟东北的文艺工作,以延安鲁艺的同志为中心成立了东北文艺工作团,舒群任团长并率团奔赴东北。11月2日,他们历经两个月的跋涉才抵达沈阳。阔别东北故乡12年的舒群当时感慨万分。在1946年初的《东北日报》上,他以题为《归来人》的文章表达了当时的心情。

回到故乡以后,他曾担任中共东北局宣传部文委副主任,领导创建了新中国第一个电影制片厂———东北电影制片厂并任厂长,担任过东北大学副校长和东北文联副主席等职。在重返东北工作期间,舒群的足迹遍布东北各地。

1950年,舒群又以作家的身份奔赴抗美援朝的战场,在39军116师师部工作。其间,他撰写了长篇小说《第三战役》,可惜书稿未发表亦在“文革”中随作者遭浩劫。1951年,他任中国文联副秘书长、中国作家协会秘书长。1952年,他转入冶金战线,再赴东北,为我国冶金战线恢复生产、发展建设做出贡献。在此期间,他创作了《这一代人》、《在厂史以外》等反映冶金战线精神风貌的小说,还创作了反映抗美援朝题材的《崔毅》和《我的女教师》等多篇短篇小说。1955年,他被错误批判,1958年又受错误处理。“文革”期间,舒群的经历更是雪上加霜,但他还是坚持创作,毛泽东故事之一的《枣园之宴》初稿就是这个时期写成的。

1978年10月,舒群得到第三次彻底的平反。1979年恢复工作后,他先后任本溪市文联副主席、中国作家协会顾问,并连续当选为全国政协第五、六、七届委员会委员。

1980年以来,在病魔缠身的情况下,舒群进入了第三次文艺创作0。他积累、创作几十年的《毛泽东故事》70多万字的文稿,在惨遭浩劫后,硬是凭追忆重新补写后发表。在这期间,100多万字的《舒群文集》1—4卷,30多万字的《舒群短篇小说选》相继出版。

时间对舒群来说,越来越宝贵了。就在他50多万字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专著《中国话本书目》还未及发表,他的第三部长篇《乡曲》还没问世的时候,1989年8月2日,舒群因病不幸在北京逝世,享年76岁。

舒群生前多次说过,并在他的文集自序中指出:“在生时,作品以作家的命运而命运,而在死后若干年,作家却以作品的命运为命运,或各有各的命运。后人铁面,历史无私。”

经历历史事件
舒姓名人堂
舒群相关
同年(公元1913年)出生的名人:
同年(公元1989年)去世的名人:
阿城更多人物
同时期更多人物
走进阿城


下一名人:沈鸿宾

返回电脑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