项羽(前232——前202),名籍,字“羽”,祖籍项城。本姓“芈”,《史记》说:“项氏世世为楚将,封于项,故姓项氏”。
项羽少有大志,虽读书不成,习武学剑仍不成,就立志学“万人敌”,跟叔父项梁学兵法。一次秦始皇出巡,项羽见车马仪仗威风凛凛,便脱口而出:“彼可取而代也。”
秦二世元年(前209),陈胜、吴广在大泽乡起义,24岁的项羽,随叔父项梁在吴中(今江苏苏州)举兵响应。他们征集精兵八千,项羽做了裨将(副将)。项梁战死后,秦军北渡黄河,攻打起义抗秦的赵王歇和张耳,将赵军围困於巨鹿(今河北平乡)。楚怀王任命宋义为上将,项羽为次将,率兵救援。宋义率军到达安阳(今河南安阳南),便畏缩不前,屯兵四十六天。当时,阴雨连绵,起义军缺衣少粮,处於困境之中。项羽当机立断,杀了宋义,迫使楚怀王任他为上将军,然后挥师北上救赵。
项羽率军进抵漳河南岸与秦军隔岸对峙。他“破釜沉舟”亲率主力渡河,便以雷霆万钧之势,反把秦军包围。项羽身先士卒,冲锋陷阵,九战九捷,大败秦军,这才解了巨鹿之围。此后,项羽便成了各路义军的实际统帅。
项羽乘胜追击,秦军节节败退。可是,另一路起义军在刘邦带领下,乘关中空虚,抢先占领了咸阳。项羽大为不满,就率军破关而入,进驻鸿门(今陕西临潼东北)。鸿门宴上,他却优柔寡断,没有实施范增的杀刘计划,致使刘邦得以借故逃脱。
项羽依靠强大兵力,引兵进入咸阳,“杀秦降王子婴,烧秦宫室,火三月不灭,收其货宝、妇女而东”(《史记•项羽本纪》),然后自立为“西楚霸王”,取梁、楚九郡(占有今江苏、安徽、山东、河南部分地区),定都彭城(今江苏徐州)。同时又割地封王,刘邦被封为“汉王”。
公元前208年8月,汉军从汉中潜出故道,“暗渡陈仓”,打败项羽所分封的秦地三王,迅速东进,直抵阳夏(今河南太康)。接着,又乘项羽与齐军交战无暇兼顾的机会,一举攻入项羽的都城彭城。项羽率三万楚军,出山东经胡陵(今山东鱼台东南)趋萧(今江苏箫县西北),直抵彭城汉军侧背,大败汉军。刘邦仅率数十骑逃出了重围,他妻子吕雉和父亲太公,都成了项羽的俘虏。
彭城之役后,项羽乘胜进军,在京邑、索亭间(荥阳西、南)同刘邦打了一仗,却被阻於荥阳以东。刘邦死死扼守成皋(今河南荥阳市西北汜水镇),双方在成皋一带相持了两年。项羽急于找刘邦决战,却又急攻不下。如此,双方力量开始发生根本变化:汉军由弱变强,项羽由强变弱。
公元前202年,刘邦向项羽发动总攻。项羽败走垓下(今安徽灵壁县东南),被刘邦的军队团团包围。此时,十万楚军已兵疲粮尽,士气低落。项羽借酒浇愁,慷慨悲凉地对爱妻虞姬唱道:“力拔山兮气盖世,时不利兮骓不逝。骓不逝兮可奈何,虞兮虞兮若奈何?”唱罢,拔刀杀死爱妻,然后飞身上马,带领八百骑兵突围南去。逃到东城(今安徽定远东南)时,只剩28人。他想东渡乌江重整旗鼓,又觉无颜见江东父老,就奋力拚杀一阵,然后横剑自刎而死。这年,他31岁(今乌江“西楚霸王灵祠”举行祭祀活动时,只鸣钟三十一响)。
项羽战败,自刎乌江,楚地全部投降了汉王刘邦。但鲁城(今山东山东曲阜)坚决不降,他们不相信项羽已死的说法。刘邦就亲率大军,把鲁城团团围住,扬言要屠戮全城。兵临城下,刘邦这才想到鲁城是孔子的故乡,鲁人向来恪守礼义。项羽曾被楚怀王封为鲁公,这里的人民也将他奉为君主。他们为君主守节,是会不惜一死的。于是,他便命人取来项王的头颅让鲁人看。守城的李将军一见,当即拔剑自刎,鲁城父老这才全部投降刘邦。刘邦就按“鲁公”这一封号的礼仪,把项王的头颅安葬在距鲁城不远、泰山脚下的的谷城(今山东平阴县),自刎的李将军被陪葬于霸王墓侧。
安徽和县乌江岸边的项羽自刎处,当时有人收拾项羽剩余的尸骸就地埋葬,上建“项王亭”。至唐初建祠,唐上元三年(766),书法家李阳冰篆书匾额:“西楚霸王灵祠”。
人物关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