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陕西省 > 渭南 > 大荔人物

张奚若


[公元1889年-1973年]

张奚若

张奚若(1889~1973)原名耘,又名志明,字亦农,号熙若,后改为奚若。陕西朝邑(今属陕西大荔)人。清光绪三十四年(1908)赴上海中国公学读书,不久加入中国同盟会,从事反清革命活动。井勿幕见他积极肯干,就派他赴日本购买军火。张接受任务到日本后得知,购买军火不难,难的是运抵上海躲不过口岸检查。他即折返上海了解过关办法,找到门路正拟再赴日本,武昌起义爆发,朋友们劝他快回陕西组织响应。他绕道一个多月回到西安西安起义早已成功,被委任为军政府参议。1912年初,张受井勿幕指派前往汉口,与黄兴建立直接联系。行至河南淅川被清军逮捕,关押在南阳监狱两月有余,受尽了折磨。他机智地将井勿幕给黄兴的亲笔信烧掉,使清军查无实据,终获释放。此时,他目睹革命果实落入北洋军阀袁世凯之手,中国的现状比辛亥革命前并没有改变多少,便决定出洋游学,于1913年8月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法学和社会科学,先后以优异成绩获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。

1920年10月,张学成回国。他认为中国革命要取得成功,关键在于民众政治觉悟和文化素质的提高,因此,必须办好教育。为此,他于1921年3月至1924年冬,先后到英、法、德、意等国考察。1925年回国,先后在中央大学、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执教,主要教授西洋政治思想史。当时,对中国如何吸收西方文化和如何对待传统文化,社会上有两种看法。有人提出要“全盘西化”,也有人坚持“中国本位文化”。他于20世纪30年代初发表《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》一文,指出“全盘西化”论与“中国本位文化”论两种主张都是错误的、危险的。他提出,吸收西方文化为“今日的所急需”,但我们的“民族自尊心不可放弃”,“民族自信心不可动摇”;“盲目的保守固然不对,随便乱化也是笑话”。这种见解和主张出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,实在是难得的。张不赞成“全盘西化”,还体现在对他自己子女的教育上。他教育子女,从培养他们对祖国文化的感情入手,从小学就严格要求儿女诵读诗、词、歌、赋,到初中以后才教他们学外文。他常对友人说,过早的让孩子接触西洋文化,容易使他们脚下无根,成人以后与中国社会格格不入,于国家民族既无益处,于己也不会有什么幸福。

张在教学中除教学生以知识外,特别重视教学生懂得应该如何做人。他说,孔孟之言,也并非一无是处。如孔子说:“正人必先正己,己不正,焉能正人。”孟子提出的“威武不能屈,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”,也称得上做人的真理。1932年6月,在清华大学四年级举行毕业典礼时,他致词提出了0希望:第一点是奋斗。他指出,你们毕业了,但社会还是复杂的、黑暗的,在学校所学得的书本知识是不能应付裕如的,会遇到许多的压迫和阻碍,但我们有自己的宗旨和正义,不能屈服,要坚持奋斗。第二点是续学。他说,学无止境,尽管在校时学习成绩很好,到社会上运用时就感到不足了,而且学术是与时俱进的,所以要继续学习,追求进步。第0是耐劳。他说:“我希望你们出校之后,抱定为社会服务的宗旨,把个人的享受看轻点。”

抗日战争时期,张随校迁出北平,任西南联大教授。他以社会贤达身份被聘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,在1941年3月召开的国民参政会二届一次会议上,尖锐地抨击国民党的腐败和蒋介石的-黑暗统治。蒋介石大为恼火,长时间按铃警告,要他中止发言。他不予理睬,坚持把要讲的话讲完,然后拂袖而去,以示 。抗战胜利后,在政协会议召开前夕,张应学生联合会之请,在西南联大图书馆门前草坪上,作题为《政治协商会议应解决的问题》的讲演,率先响应中共关于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,提出“废除--,取消个人-”的要求。他的讲演赢得了广大青年和知识界人士的热烈拥护。1947年,北平爆发了爱国学生“反饥饿、反内战、反破孩”的--。张加入了爱国青年学生的队伍,和他们并肩战斗。国民党政府加紧对人民的-,大肆逮捕爱国民主人士和进步青年学生。张同朱自清许德珩等13位著名学者、教授联合发表宣言,要求政府“保障-”,释放被捕学生。为发扬民主人士闻一多的爱国主义精神,1947年7月16日,他在闻一多先生死难周年纪念会上激昂慷慨地说:“谁能像你绝对地鄙视‘明哲保身’哲学,而将‘威武不屈’的精神发挥到顶点,为民族争光,为懦夫增耻。”表明了他对闻一多精神的敬仰。1948年6月,张和朱自清吴晗等110位知名教授拒绝购买国民党当局配售的平价美国面粉,表现了中华儿女的民族气节。

1949年6月15日,张应邀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,担任以拟定国旗、国徽和国歌方案为任务的第六小组组员。在讨论国旗、国徽、国歌方案征集条例时,他认为居安不能忘危,同意用《义勇军进行曲》歌词作为国歌之词;当有人提议将国名定为“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”时,张认为应当把国名定为“中华人民共和国”。他说:“人民共和国”已经说明了我们的国体,“人民”二字指工人、农民、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,这“已经把人民民主-的意思表达出来了。因此,不必让‘民主’二字再出现一次,以免重复。”他的意见受到与会代表们的赞同和支持。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,张作为无党派民主人士的代表出席,被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、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。
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张满腔热忱地投入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之中,先后担任政务院法制委员会副主任、教育部部长、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主任等职。是第一、二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,政协第一、二、三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,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。他身居高位,为政清廉,社会主义事业的每一重大成就都使他欢欣鼓舞。同时,对政府工作中的问题也从来是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。1957年在中共中央召开的整风座谈会上,张对中共执政以来的工作提出批评意见,归结为四句话:“好大喜功,急功近利,轻视过去,迷信将来。”毛泽东接过这四句话,当作正面的东西作了新的解释。毛泽东说:“我很欣赏这几句话。这几句话是好人说的,说这个话的人并非 ,我很喜欢这一位,这个人是个有正义感的人。”(转引自《毛泽东传(1949~1976)》〔上〕第782页)“文革”中,他对林彪、--集团的倒行逆施极为愤慨,曾拒绝与造反派头目一起出席接待外宾的会议。1973年7月18日在北京病逝。


  相关院校:
北京大学
张姓名人堂
张奚若相关
同年(公元1889年)出生的名人:
同年(公元1973年)去世的名人:
北京大学人物介绍
大荔更多人物
同时期更多人物
走进大荔


下一名人:沈反白

返回电脑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