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安徽省 > 安庆人物

潘璟琍


[公元1936年-1988年]

潘璟琍(1936~1988),潘璟琍泽海之女,自幼从父习艺,颖悟好学。7 岁时即崭露头角。后取艺名筱玉琴,随父辗转各地演出。

30 年代初,黄梅戏艺人丁老六等进城演出,潘璟琍泽海被吸引,并跟着学会一些小戏。其父闻知,坚决反对。说:“如欲唱戏,必须更名。于是,遂改名潘璟琍玉琴,入昌明大戏院董玉祥班子演花旦。后拜丁老六为师,又吸取京剧表演、道白及化妆之长,弥补黄梅戏之短。得到丁老六的拿手戏《乌金记》、《荞麦记》、《游春》等的真传。同时,努力在唱腔和表演上不断创新,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。潘璟琍泽海擅长青衣、花旦,兼工老旦、彩旦。其表演着意于人物刻划,表现个性。1952 年,在现代戏《柳树井》中扮演恶婆婆时,因其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捕捉形象,表演惟妙惟肖。其嗓音高亮,唱腔韵味醇厚,兼华美与质朴于一体,独具特色。1956 年,获安徽省第一届戏曲会演一等奖。

1958 年任安庆市艺术学校副校长,并当选为市人大代表。在教学中,对学生不容一字一板之失误、一朝一夕之懒散。既如“严父”,又似“慈母”。尤其是他一贯反对以“水词”换取观众“打彩”,注重演出的社会效果,赢得同行的广泛尊敬。

1949 年,13 岁的潘璟琍回到解放后的安庆,其时她已较好地掌握了黄梅戏传统艺术形式。其唱腔师承其父,运腔吐字朴实无华,富有浓郁的安庆地方风味;嗓音纯正高亢,音域宽广,字正腔圆,具有刚柔相济之美。她含泪登场,欢庆解放,哄动全城。两年后,在《小二黑结婚》、《白蛇传》、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、《宝莲灯》等大戏中扮饰主角。

1952 年,她和严凤英王少舫等赴上海演出,备受欢迎。与王少舫合演《路遇》,被中国唱片社灌制成唱片,使“树上的鸟儿成双对”的曲调广为传播。次年10 月,参加赴朝鲜慰问团,顶着严寒,与王少舫一起演出,表现出对志愿军的热爱之情。随后,应赴朝慰问总团之邀,留京公演,场场爆满,饮誉京华,引起首都文艺界高度重视。11 月26日,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在中南海怀仁堂观看其首场演出。1954 年11 月,在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,潘璟琍在《夫妻观灯》、《红梅惊疯》中成功塑造了王妻和红梅两个角色,获得演员一等奖。其时,潘璟琍先后在安庆市民众黄梅戏剧院、安庆市黄梅戏剧团工作,主演过大小剧目数十个。后又在黄梅戏电影艺术片《天仙配》、《春香闹学》、《女附马》中,成功地塑造出二姐、春香和公主的艺术形象,深得广大群众喜爱。

潘璟琍历经新旧两个社会,对共产党和新中国充满感情。她说:“没有新中国就没有黄梅戏的今天,也没有我潘璟琍”。1956 年6 月,她加入中国共产党,任安庆市黄梅戏剧团副团长。1958 年3 月,调安徽省黄梅戏剧团,1962 年任该团副团长。当选为第四、五届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务委员,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,安徽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。

潘姓名人堂
同年(公元1936年)出生的名人:
同年(公元1988年)去世的名人:
安庆更多人物
同时期更多人物
走进安庆


下一名人:赵不仁

返回电脑版